其實春節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啦
高登帶你看春節:臘月二十三農歷新年的開始
原來農歷新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啦
臘月二十三 農歷新年由此開始
春節前你不可不知道的傳統習俗
?
小伙伴們,經過一年的工作與學習終于進入假期啦,小編帶著我家小高登在此祝大家假期快樂ヾ(^▽^*)))!
小編在此問大家一個問題,你們知道中國傳統的春節是什么時間開始嗎?大年三十?不不不!其實呢,在中國的傳統習俗,其實新年在農歷的臘月二十三就已經開始啦(~ ̄▽ ̄)~(話說上班的各位小伙伴們,你們這個時候放假了嗎?哈哈哈)。今天小編就帶著我家高登來給你818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,從臘月二十三到大年三十都有哪些好玩的習俗吧!
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

話說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是灶王爺要回天庭向玉帝述職,匯報這家人在一年的所做所為。人們呢,為了讓這一天讓灶王爺去天庭請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,于是就把糖瓜供在灶王爺面前啦。這就有了灶王爺身邊的一幅對聯“上天言好事,下凡降吉祥”。
“二十四,掃房子”

這一習俗呢原本是古代漢族的一項宗教儀式,歷經長久的演變終于進化成為大掃除啦。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將房子里里外外打掃干凈,除了有個好氣象準備迎接新年到來之外,也有掃除污穢“除陳迎新”之意。
“二十五,磨豆腐”

傳說在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匯報工作之后,玉帝要安排天神來回訪,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,于是各家各戶就“吃豆腐渣”以表示清苦,瞞過玉皇的懲罰。其實呢,在我們古代生產力底下,豆腐多種多樣,實乃逢年過節招待賓客的絕佳選擇。
“二十六,去賣肉”

這一天呢人們就開始籌備過年的肉食啦,常言說“臘月二十六,殺豬去割肉”殺豬,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啦;所謂割肉,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。在我國古代生產力水平底下人們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肉,所以也有“二十六,燉大肉”的說法。
“二十七,洗福祿”

洗福祿,漢族傳統年俗之一。是指春節前夕人們進行沐浴,即節前沐浴。在臘月二十七人們集中地洗澡、洗衣,除去一年的晦氣,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。
“二十八,把面發”

因為過去沒有發酵粉,所以想吃面食一定要提前發面。此外,老人們認為“蒸”與“爭”讀音類似,為了家中來年的和諧,蒸饅頭這種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。過去家中人口多,除了要蒸出初一到十五的主食外,還會蒸制花饃、棗糕等帶餡的面食。
“二十九,蒸饅頭”

二十八那天把面發好啦,到了這一天自然也就是蒸饅頭啦!話說這個蒸饅頭在過去來說不是隨隨便便的做,而是要精心準備,認真用心,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相親鄰居交換的。因此,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,既有面子還吉利,所以非常的有講究。
“大年三十熬一宿”

“年三十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,為“月窮歲盡之日”,故叫“除夕”。除夕守歲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。這天晚上,一家老小熬年守歲,歡聚酣飲,共享天倫之樂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,也是龍的傳人的共同記憶。
如果小伙伴們你們當地還有什么有趣的風俗,歡迎@小黃雞高登(新浪微博)與我們互動哦。小編在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,萬事如意。